标题

残酷如刀,柔情似水,完美的爱情却落在陷阱里,大家庭烽烟
四起,明争暗斗,于是,一场惊心动魄的复仇计划正式上演。

点击阅读
作者

罗晓

17K小说网职业作家,实体出版名家。擅长都市类题材文学作品创作。代表作品《超级黄金左手》,总字数三百余万,网络总点击过亿。并以《黄金手》为名简体出版,全套共10册,销售过二十万册。《纪委书记》,简体出版广受好评,同名电视剧筹备中。17K作品《大宝鉴》连载期间销售榜长期名列前茅。另有《淘宝笔记》《摸金传人》等多部作品实体出版,畅销海外。2016年携新作《逆袭者》震撼来袭。

红包打赏排行榜

榜单统计时间:2016年9月5日至9月20日

发红包 赢大礼

2016年9月5日至9月20日

第一步注册登录17K账号

第二步点击送红包按钮打赏

作者访谈

创作之路,从起始到成功

罗晓是一个都市文作家,今年39岁,写作的高光时刻是2010年在起点中文网写《超级黄金左手》,总点击过亿。这之后他辗转多个平台,纵横、塔读,现在来到了与自己属性最契合的中文在线17K小说网。

“当职业作家算不算实现了梦想?”澎湃新闻记者问罗晓。

“算吧。”与众多70、80后网文作家一样,罗晓的文学起点并不高,但如今的位置并不低,乘着时代大篷车他进过鲁迅文学院深造、拿着七八万一个月的稿费。

“对你现在来说,写作是快乐的吗?”

“不算吧,我现在写的这些更多的是为了有资格写一部自己理想的小说,那会是我的收关之作。”他的坦诚让人惊讶,但更让人惊讶的是,财富并非他的终点。

十年磨砺,不忘初心

罗晓本名丁道兵,湖北恩施人,初中毕业后在一家发电厂工作。这对学习挺好的罗晓来说有点委屈,但母亲早逝父亲再婚让他少年受尽了家庭动荡的不安,水电铁福利好,这在当时看来是份不能再稳妥的好差事,能让家里人看到自己无惊无险的过完余生,是最好的交代。

但哪一个不到20岁的少年郎能按捺住江湖浪宕的召唤,厂里施行机械化生产后上班就变得很闲,为了生活能更好些,25、6岁的罗晓毅然辞职去了广州打工。在广州的10年他没有缔造什么出人头地的传奇故事,只是一个小人物在生存线上挣扎的经历,做工头、做公司、在彩票站工作,什么都做过但显然什么都不得志。

那时候罗晓一个月赚个2000-3000块,房租7、800块,去掉生活费、上网费所剩无尽。上网看电影,去看

地摊一天花5毛看小说成了他最大的消遣。看到后来罗晓开始想,如果是我会怎么写?于是试着自己在网上写,2007年他写了第一本书,架空历史的,他很幸运,第一本就签约了,20多万字后上架,第一个月拿了200多块钱,有点失望。签约很难,而且签了也不代表能赚到钱,对新人说来更多是个鼓励。罗晓想起以前在电厂上班时投稿的经历,编辑回信说:“下次来信时记得把退回稿件的费用放信封里。”于是他没再写下去。

断了一年,2008年罗晓又开始写官场小说,这次他半年多写了一百多万字,虽然没写完,但有了两万多收入,他觉得自己终于等到了希望。

2010年,罗晓已经33岁了,在南方混了10年似乎也是一文不名,家里要他回乡结婚,抵不住压力,这年她带着沉淀十年的失望,疲惫地回了老家。

在老家成家后,安定的生活反倒滋养了罗晓的创作欲,他开始写一本鉴宝类小说《超级黄金左手》,没几天就有编辑找来签约,上架成绩特别火。他说没想到自己中年危机的那一年,居然也是自己成名的一年。

鉴宝的故事可能一大半是在胡扯

心态不同后,罗晓开始感恩自己在外吃苦的那么多年。“对后来创作很有帮助,给了我很多写作素材。”

罗晓举例说在广州时他看到过一个人摆地摊卖千年何首乌,说是无价之宝要千把块卖出去,他当时真为买家感到不值,后来他终于知道所谓何首乌但凡是太像人的基本都是假的。都是些用塑料模具做的,原理相同市面上做人参果的,原料可能是薯类。

靠鉴宝类小说火了之后很多人把罗晓当专家了,他说自己充其量只能说半桶水。“古玩专家有专长,但小说不用那么精准,故事的情节、文字的艺术性可以弥补专业知识上的不足。鉴宝小说涉及纯粹的古董知识其实不多,尤其网络作家没传统作家那么严谨,内容很多是靠想象力去驱动,应该说不存在的东西其实更容易写。说到底古董宝物在故事里的比重可能只有1/3,剩下的还是角色生活、感情经历,宝物的作用只是让故事变得更有

吸引力。鉴宝、医生大多数专业类小说的作者本身都不是本职做这个,我也是后来买了很多玉石鉴定资料学习才能写。”

罗晓坦言很多鉴宝小说是有漏洞的,鉴宝的判断可能一大半是胡扯,“但只要故事写得好读者还是买账,毕竟网络小说、历史、玄幻都是这样,好看就好,没有违反重大的是非观就行。从没想过自己会成为经典,能给成年人点好的享受,开心些就好了。”

但罗晓同样有遗憾,早期就是因为专业知识薄弱,导致《超级黄金左手》后来就狗尾续貂了。

虽然美中不足,但罗晓因为这本书成名了,后来换了几次平台陆续写了《无双宝鉴》《大宝鉴》等5部鉴宝作品,他笑称第一部灵感使然、第二部在补之前的不足,到第三本就开始套路了,第四五自己都开始厌倦了。

“成绩不错,但就是烦了。”罗晓突然发现自己陷入一个设定中去了,无论哪个平台哪个编辑都只要他写鉴宝。

2014年的网络严打造成一大批小说下架,涉及宗教、反动、色情,碰触到现实官场都被下架,让一大批都市文作者不敢碰触“现实”。罗晓的官场小说也在最火的时候被砍掉了,他曾细致地分析过自己的两种读者类型:“鉴宝类的读者群比官场更大,官场小说的读者相对年纪大写25岁上,但好处是订阅量很稳定,收入稳定。当然还有很多人是看免费盗版文的,可以说如果你的官场文有100个订阅,实际上读者最少也有2000了,但仙侠光订阅就是官场文的几百倍。”

但峰回路转,罗晓现在又开始写官场小说了,属于出版社的订制内容,纪委反腐倡廉,有影视化的要求。算起来罗晓也出了四五种实体书了,谈起这传统、网络两种出版方式的不同,罗晓自有“公正性”:“传统出版对作家的要求显然更高,网络小说限制少,只要求作者以十万字大高潮尽量更新,碰到实在写不下去的,灌几章水把情结拖过去就好了,但出版社方面的字数要求本来就少,根本不能允许灌水,比如我手头这本书,涉及到订制由对方(影视方等)把握结构,就会需要反复修改

内容。现在确实写很慢,今年整一年才只有一集,以这样的速度下去两年才能完成全部六七十万字内容。”

大多数网络作家是没有底气的

签约中文在线旗下的17K小说网后,罗晓在今年参加了中国鲁迅文学院对网络文学作家开放的培训班,这一个月时间里他突然发现了自己创作中的巨大漏洞。“其实讲课听不进去,唯一印象最深的是说版权的。很多作者的版权合约很不公平,有些大平台虽然从不拖作者钱,但版权上会很强势,几乎是把我们的版权白白拿走的,不给钱,只剩个实体出版。早期我们坐着最关心只有出书,能不能在台湾出版?能不能出简体版?连唐家三少在给我们讲课都讲自己之前吃过苦头。”罗晓叹口气说,“其实每个作者没版权吃亏,但唐家三少这样在金字塔尖的作家毕竟是极少数,绝大多数作者还没跟平台

叫板的底气”。

罗晓认为网络作品的很多弊端恰恰是网络生态环境的的微生物,比如备受诟病的灌水现象,主要目的是赚稿费,而这拼命“搬米”的背后则是网文作家缺乏长期的收入保障的不安全感。罗晓透露自己现行的签约方式不再是被动等编辑,而是项目制,先拟一个选题,写个两三万字,等平台领导通过后细谈条件签约,月收入稳定在七八万,但这前提是身居二线以上,且要通过月更30万字来实现。“我们没有五险一金,退休后没收入,写不动就没钱了。所以大部分网络作家都会考虑,写不了了怎么办?为了这都在努力攒退休后的钱,孩子、房子、车子……只有准备充足之后才敢写真正想写的东西。”

罗晓说自己至少还有五年才能到达自主创作的可能,今年是他全职写作的第9年。对于一个普通老百姓来说,从事一个工种9年已能达到完全的财务独立并不容易,但对于一个作家来说重复的创作就像思维的枷锁,9年折返跑足以磨损掉创作者身上的灵气。罗晓只是众多在网络文

不可能放弃写作的,如果我没写网文的话,可能现在过得很潦倒吧……”罗晓说。

资本已经将这些曾经耽于幻想的宅男捧到万人之上,就没给他们留回头路,不是拆骨分肉进一步与资本融合,就是坠落。当商业价值冲淡了一个作者的文学价值,那么他将脱离创作者的身份告别自主定价的权力,继而沦为一种消费品。然而在罗晓身上我们看到一种让人动容的特殊性,那就是理想的“回归”。

学大潮里独舟逆行的写手其中一个,他身上的普遍性让人深思:因为兴趣开始低门槛的文学类型写作,因为生计将写作变成职业,日更万字,成为文学工厂中的操作员,然后突如其来市场格局的变化,游戏热、IP热让这些操作员身价暴涨。

他说:“我还是想写自己想写的书。”问罗晓那会是部怎样的作品?他说架空历史,跟自己的处女作一样。

在他已经找到成功的方式后,为什么要重走当年失败过的道路?这或许关乎一种深层的自我价值的实现,用一句歌词来表达就是“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,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,陪我经过那风吹雨打,看世事无常看沧桑变化。”